及中国骨瓷诞生及发展(唐山是中国骨瓷的发源地)
骨瓷最早由英国人发明的瓷种,其实本来是一种不太成功的仿制品而得到的异想不到的结果。
《剑桥 中国史》对骨瓷的发明是这样描述的:
古代中国 陶瓷在西方具有极高价值,其出口历史,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。在欧洲,仿制陶瓷的工作也从未中断,但真正的突破,还要归功于玻璃工业的发展。
今天,人们都知道,陶瓷是由釉质层、结合层和内部的陶土层三部分构成。其中最难仿制的就是釉质层。十五世纪威尼斯人发明了铅玻璃,此后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,人们发现,陶瓷的釉质层与玻璃有着某种相似。
大约在十七世纪,中国 景德镇 的薄胎瓷传入了欧洲,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发明,中国史书《陶记》说这种瓷:“薄如纸、白如玉、明如镜、声如磬”。 为了得到“比玻璃更透”的效果,1794年,英国发明家 威廉 华尔森(音译)在陶土中加入了动物骨粉。骨粉在经过高温后可以获得氧化钙,这是玻璃工艺中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法。为了获得薄胎瓷温润的奶白色,他又加入了一些铝粉。
很快,一种欧洲自己的陶瓷被发明出来了。虽然直到今天它也很难达到薄胎瓷1mm-2mm左右的厚度,而且色调中略有偏红,无法真正实现高白的色彩,但这毕竟是西方惟一发明的瓷种,它的出现是革命性的。由于这种陶瓷在烧制中加入了大量的动物骨粉,因此,被称为“Bone China”,也就是骨瓷。
和人造水晶的标准一样,按照国际标准,含25%以上氧化钙成份的陶瓷,就可以称为骨瓷。(行业内管25%左右的骨粉含量的陶瓷称为低骨瓷,而骨粉含量在38%-43%的称为高骨瓷—主要产区为河北唐山)